作者:腎內科 單非易
提起八十年代的那場“華山搶險”,已是不惑之年的人都不會陌生。那是的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著各種英雄事跡,尤其是第四軍醫(yī)大學親歷搶險的學子們更是被人稱道。當年的搶險學生中有一位就在我們身邊,他就是現(xiàn)在的腎內科田新軍主任。曾有科室同事問起當時的情況,他總是憨厚地笑笑:人多,亂,只記得救人,別的沒印象了……
只記得救人,短短幾個字,概括了田新軍主任的工作重心。
作為丹東地區(qū)腎臟病的學科帶頭人,不能滿足于常見病的治療,防病優(yōu)于治病,田新軍主任經常強調說那種只會看病的醫(yī)生已經過時,能防病才是大勢所趨。有空就多講幾句,患者聽到一句就可能少一次發(fā)病風險;家屬或旁人聽到一句就可能多了一次防病經驗。
田新軍主任在工作中從不搞一言堂、擺資歷,時常鼓勵下屬。腎內科由于有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便成了無可回避的問題,無論是臨時導管、長期導管還是內瘺,堵塞、感染等問題經常出現(xiàn)。對于任何出現(xiàn)的問題,田主任從來沒有對下屬指責訓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事不對人,總結經驗。在田主任的堅持與鼓勵下,腎內科的長期導管仍是我市唯一開展的技術。曾經,透析病人是否有適應征是要嚴格甄別的,如今,在田主任的帶領下,多個無人敢做的衰弱病人被成功救治。也有人不太理解,出力不討好的事干啥?田主任只是笑笑說:有希望就試試吧……
隨著透析病人與透析機數量的增加,水電因素不穩(wěn)定導致的影響越來越多。每遇到此類非人為技術故障總是要第一個通知田新軍主任,無論上下班,也不管日與夜。有段時間總是能在辦公室見到他,縱然一身疲憊,卻認真解決著問題,面對大家關切的目光,田主任自嘲自己為“白加黑”。一到冬季腎病患者非常容易出現(xiàn)病情反復,此時更需要田主任坐鎮(zhèn)把關。有一年初冬,田主任的夫人在外地公干時橫遭車禍導致頸椎外傷,田主任只是到那里護理了一周就返回科室,面對周圍的關心,他也就是笑笑:有她姐在那,沒事兒……
盡管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田新軍主任在崗位上數十年如一日的踐行著他曾親身參與的華山搶險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