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檢驗科 李澤日
什么是敬業(yè),基本解釋是專心致力于工作或學業(yè)。在營銷理念盛行的今天,“做七分說十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推崇,“做七分說七分”已經成為塌實肯干的代言,而“做七分說三分”的人似乎更是少之又少,檢驗科免疫室組長崔凱卻一直堅守著自己行大于言的工作態(tài)度,專心耕耘于自己的工作崗位,在他的帶領下免疫室的磊磊碩果已經成為他最有力的營銷語言,多做少說也成為他詮釋敬業(yè)的一種獨特方式。
檢驗科的工作是枯燥的,成百上千的標本、試劑似乎就是每天工作的主題,這里沒有病人痊愈的喜悅可以分享,沒有患者的掌聲和表揚,有時可能即使再出色,也只能作為患者診療疾病過程中一個必然的環(huán)節(jié),工作室的一小塊地方似乎就是上班以后的全部天地。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種人,仿佛是生活在沙漠的胡楊,不管是貧瘠的沙漠還是大風,都無法抵擋他內心向上的生命力,他們總是能給人那么一種積極的力量,崔凱就是這極小一撮人中的一個,在沒有掌聲、鮮花的崗位上,即使每天面對大批量樣本機械的不斷重復加樣,會累到胳膊都抬不起來,即使每天要處理各種各樣枯燥繁雜的工作,他依然樂觀、努力、敬業(yè),他積極的態(tài)度影響著免疫室的所有人,帶動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團隊。
崔凱和免疫室的緣分,要從2000年說起,那個時候免疫室正缺能挑大梁且具有很大發(fā)展?jié)摿Φ哪贻p人,但免疫室工作其獨有的特殊性,科主任在免疫室選人方面是慎之又慎,要求進免疫室的人員必須是各方面都要突出的,當時作為生化室的業(yè)務骨干,不管在技術方面還是理論方面,崔凱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又是年輕一代的后起之秀,無論放在科室什么位置將來都會是個獨當一面的人才。經過科主任長期考察,毅然將生化室業(yè)務主干的他調入到免疫室,進行重點培養(yǎng)。他踏實肯干的工作得到了檢驗科姜淑華主任的認可,在2005年出任免疫室組長,他不僅具有將才方面的本事,還擁有帥才方面的能力,付出的卻要比別人多得多,而出任者除了技術過硬,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用檢驗科姜主任的話說,這是一個出力多,榮譽少,奉獻多,所得少的職位。為什么選擇崔凱,姜主任這樣說,崔凱是一個特別值得托付的人,不管是什么工作,不管是多么復雜的工作只要交給崔凱了,就可以放一百個心,最后他一定會交上一張最出色的答卷。
崔凱沒有辜負領導的托付,對待每項工作都是精益求精,免疫室經常要面臨繁重的驗收任務,比如國家每年對HIV初篩實驗室的驗收工作,每年都有新變更,新要求,崔凱帶領全組人不斷的按要求一次次的更新完善,每次驗收結束總會得到來驗收的領導和專家一致的充分肯定;圍繞科室“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主題,免疫室不斷開展新項目的檢測,為了每個新項目的開展,他總是不厭其煩反反復復論證、實驗,直到項目的順利開展;作為組內所有儀器保養(yǎng)的負責人,在保障各個儀器設備正常工作的同時,崔凱潛心研究儀器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為了讓儀器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他經常學而不厭誨而不倦的翻閱書籍查看文件,主動聯(lián)系廠家工程師,學習機器維修保養(yǎng)知識,如今組里的儀器只要不涉及到換件的問題,他都能將故障排除.他就是這么一個能吃苦,肯鉆研,有著一股韌勁的人,為各項工作交付著一張張滿意的答卷,但是卻從來不曾聽他提起過他工作中的這些出色成績,哪怕是說說自己拼了命完成的出色工作,他也一樣一帶而過,輕描淡寫,被問多了,也總是一句“沒什么,工作應該的。”在他的字典里為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應該的,必需的,包括創(chuàng)建PCR實驗室時十幾天吃住在醫(yī)院的忘我工作。
創(chuàng)建PCR實驗室是檢驗科從1993年開始的夢想,檢驗科的同志們一直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歷經十五年的勵精圖治,2008年4月17日檢驗科終于正式向衛(wèi)生部遞交驗收申請。大量的材料和準備工作一下子壓到了免疫室的頭上,崔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
“我一定全力以赴,要對得起主任和全科兄弟姐妹的信任。”說這話時崔凱的眼神透著一股大家熟悉的堅毅,大家知道他又要開始“拼命”了。不善于言辭的崔凱說話經常很簡單,科里和他接觸時間長了的同事都知道他從來都是做的多,說的少,很少從他的嘴里蹦出過什么波瀾壯闊、慷慨激昂的豪言,“多做事,少說話”是他一直未曾改變的工作態(tài)度。
11月26日是實驗室驗收的日子,距離申報只有221天,時間緊,任務重。免疫室開始了像奧運會開幕一樣的倒計時,如果說奧運會是一件舉國大事,是承載著全球華人的希望,那么實驗室的驗收成功就是檢驗科幾代人的希望,承載著檢驗科全體同志的托付,免疫室的緊張可想而知,也許是在一起時間長了,被組長崔凱感染了,免疫室的團隊儼然已經成了一支科里有名的實干團隊,同志們在姜淑華主任和崔凱的帶領下,彎下腰,一心一意甩開膀子干了起來,驗收成功勢在必得。
PCR實驗室的驗收是所有其他檢驗科實驗室驗收里要求最高的,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一直是難度系數(shù)最大的。壓力創(chuàng)造動力,在科主任的指導下崔凱帶領組內趙仁強等人開始了各項工作的準備工作。在那一年的時間里孩子很少得到過來自爸爸的照料,家里更是指望不上崔凱,妻子作為我院手術室的腔鏡手術護士經常加班手術,為了靜下心來準備驗收工作,崔凱干脆把孩子和媳婦送回了遠在珍珠泡的母親家住,每天早上妻子要帶著三歲的女兒早起近一個小時,然后擠公共汽車,經過近40分鐘的車程才能到把女兒送到幼兒園,孩子經常睡在車里??评锏暮⒆計寢寕冎浪秃⒆拥牟灰缀秃⒆釉缙鸬钠D難,問崔凱不心疼孩子嗎?崔凱還是標志性的笑笑,什么也沒說。在最后沖刺的半個月時間里,崔凱的時間表里已經完全沒有了休息的概念,周六周日更是沒有,連續(xù)十一天吃住都放在科室里,以科為家,每天就是材料、實驗……
三歲的孩子正是容易生病的時候,可能是由于生活作息的改變和折騰,女兒病倒了,高燒39度多,孩子滾燙的小臉紅撲撲的,哭著要找爸爸。也難怪,孩子已經近一個月沒看見爸爸了,想念爸爸在所難免。一邊是即將驗收的工作,一邊是生病的女兒,他考慮再三,只是給孩子打了個電話,告訴孩子:“爸爸有工作,等工作不忙了就去看你?!痹诤⒆拥目摁[聲中掛斷電話,他心疼的眼圈都紅了。在孩子最脆弱,最需要父親照顧的時候,他卻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他深感愧疚,他卻沒有向主任請一分鐘的假。他就是這樣辛勤忘我的工作,默默無私的奉獻。
功夫不負有心人,11月26日經過免疫室周密的準備,驗收工作獲得一次性通過!來驗收的專家組負責人宣布驗收結果時說:“像這樣一次性通過衛(wèi)生部專家組技術驗收的單位在全國頗為少見。”崔凱在那一刻笑了,他沒有辜負全科人的重托,再次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為檢驗科開啟了嶄新的一頁。當別人問起他那段準備的日子苦不苦時,他還是笑笑,和那句常掛在嘴邊的:“不苦,應該的?!?
這樣的例子實在很多,上面只是他十幾年忘我工作的幾個片段,冬去春來,消逝的光陰見證了崔凱在科室建設中所發(fā)揮出的每份熱量,從無到有,厚厚的文件夾記述了他在科室發(fā)展中所花費的每份精力。他就是在這種潛移默化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組里的、周邊的每一個人,也許每個人的身后都有許多感動的故事,也許崔凱平凡的故事不夠轟轟烈烈,在利益最大化的今天,敬業(yè)似乎也成為有些人嘴上長掛的表白名詞,崔凱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的敬業(yè),但是工作在他身邊的我和每一個檢驗科的同志都要豎起大拇指稱贊他的敬業(yè),我們尊重和贊同他敬業(yè)的態(tài)度,行大于言是一種敬業(y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