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胸外科近日開展了幾例heller改良術,下面針對這種術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類手術的相關知識。
此手術是針對患有賁門食管失弛緩癥患者的手術治療方法,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這種疾病的定義,賁門食管失弛緩癥是因食管神經(jīng)肌肉運動功能障礙,下端食管括約肌呈失弛緩狀態(tài),食物無法順利通過,滯留于食管,最賤導致食管張力減退,蠕動消失及食管擴張的一種疾病。它的臨床表現(xiàn)為咽下困難,以進固體食物和冷液體食物明顯,此外還有嘔吐,反流,體重下降,胸骨后或上肢痛,呼吸道等癥狀。臨床現(xiàn)有集中方可以治療:1保守療法,收住內科,解痙消炎,活血化瘀等對癥藥物治療,少吃多餐。2擴張療法,用探條或者袋式擴張器插入食管噴門部,但是此種療法效果不持久,臨床已很少應用。3手術療法。 手術療法的適應癥:小兒賁門失弛緩癥,食管有明顯擴張,有反復吸入性肺炎病史,與賁門癌難鑒別者,精神性賁門失弛緩癥,非手術療法無效者。術前準備:術前三日沖洗食管,入院后口服食管消炎藥,術前三天近視流質飲食。手術體位:右側臥位。切口:左胸后外側第七肋間或者第八肋間。手術步驟,與胸科手術步驟大致相同,特殊的是在切開賁門和膈之間的腹膜,游離出食管下段,繞以紗布提起向下牽引,在左右迷走神經(jīng)之間縱行切開食管下段及賁門肌層,在切口兩側中點各縫一針作為牽引線,切開后向兩側牽開,使縱切口變成橫切口,然后間斷全層內翻橫行進行縫合,間斷漿肌層縫合,其余步驟通胸科手術。
此手術需要注意的要點,第一,此類患者由于長期攝入不足,通常都很消瘦,巡回護士在擺放體位時要注意保護皮膚。第二,醫(yī)生在處理食管下段時,會觸及迷走神經(jīng),此時患者血壓及心率會發(fā)生變化,此時巡回護士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并與麻醉師溝通,給與相應處理。
以上是我在手術期間跟臺作為巡回護士的心得,分享給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