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傍晚,一名失語、偏癱、意識障礙的患者,被緊急送至丹東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三病區(qū)。
患者16時許發(fā)病,出現(xiàn)言語笨拙、右側肢體力弱等癥狀,18時許送達病房時,患者的病情加重,意識狀態(tài)轉至嗜睡、完全失語、右側肢體不能抬離床面,此時NIHSS評分19分。接診醫(yī)生于娓娓在明確患者無溶栓禁忌后,第一時間給與患者溶栓治療,并且立即向孫明主任報告。通過分析患者病情及既往病史,考慮為頸內動脈系統(tǒng)腦栓塞,但目前溶栓效果欠佳,孫主任當機立斷決定啟動橋接取栓程序。為了最大限度地縮短診治時間,搶救患者生命,神經(jīng)內科三病區(qū)緊急聯(lián)系了磁共振張旗主任,張主任大力配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多模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結果顯示:病灶存在DWI- FLAIR不匹配,頸內動脈閉塞,考慮為頸內動脈閉塞導致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病情十分兇險,致死、致殘率極高,并且該患者既往病史中基礎病重,糖尿病、房顫、心衰、下肢動脈栓塞病史多年,血管條件差,手術極為復雜。孫明主任、鄧長青主任、姜永寧副主任醫(yī)師,胡瑛霞副主任、劉貴安副主任立即共同制定手術方案,充分進行多角度分析并對手術風險進行評估。在導管室馬艷霞護士長大力配合下,手術于21時15分有條不紊地進行。此次手術在孫明主任嚴謹認真地質控下,姜永寧副主任醫(yī)師和胡瑛霞副主任的流暢的配合下,經(jīng)過2小時順利完成了?;颊咦髠阮i內動脈、左側大腦中脈、左側大腦前動脈血管再通,血流達到TICI 3級(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血流恢復,遠端血管供血良好),安全返回病房。
取栓前血管造影 無血流(正位)
取栓后血管造影 血流恢復(正位)
取栓前血管造影 無血流(側位)
取栓后血管造影 血流恢復(側位)
取出的栓子
轉眼已是深夜,孫主任和姜醫(yī)生反復細致地向家屬交代術后注意事項,并向管床醫(yī)生明確術后管理事宜。在確保患者病情平穩(wěn)后才離開,此時已是凌晨1點,夜深寒重,但是患者家屬的心是溫暖的。
目前,該患者病情平穩(wěn),神志轉清,右側肢體可以活動,肌力2級,術后情況良好,為其進一步康復,回歸家庭和社會奠定了基礎。
丹東市中心醫(yī)院卒中中心多學科聯(lián)合協(xié)作急診溶栓、急診取栓已達到國內的先進水平,這標志著迎來急診溶栓、急診取栓的新時代,為卒中患者保駕護航,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愿竭他們所能護一方平安!